“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
时间:2018年6月27日-7月8日,周一闭馆
地点:中国美术馆
6月27日,来自61个国家的224件艺术品同时在中国美术馆亮相。观众可以看到包括但不限于毕加索、达利、珂勒惠支、葛饰北斋等大师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作品主要来自于国内外艺术家和收藏家的捐赠。
新闻发布会现场
来自61个国家的224件艺术品同时亮相
在中国美术馆史上实属首次
时间跨度聚焦19世纪至今
由六个部分组成: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国际油画艺术作品,国际版画艺术作品,国际雕塑艺术作品,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国际水彩、素描、漆画等其他门类艺术
新闻发布会现场
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此次遴选的200余件作品,在时间跨度上聚焦19世纪至今,由六个部分组成: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国际油画艺术作品,国际版画艺术作品,国际雕塑艺术作品,国际摄影艺术作品,国际水彩、素描、漆画等其他门类艺术,力图多侧面呈现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收藏概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国际艺术作品所展示的是全人类可以共享的情感、智慧和思想,相信大家通过这些精彩的作品可以领略艺术中超越时空的人性的光芒与伟大。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馆之夜现场
现场嘉宾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现场演出
在消夏音乐会的轻快歌声中,中国美术馆之夜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为配合暑期的来临,当晚美术馆延长闭馆至晚8时。来自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奏响动听音乐,展厅中许多参观者驻足聆听,掌声不断,在欣赏国际艺术作品的同时又添新的享受。
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积极响应和落实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的精神,将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国际美术作品进行梳理,精心策划此次展览。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外古今各类美术作品11万余件,其中国际美术藏品约3500件,涵盖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种类。这些作品来自五大洲的61个国家,其来源主要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艺术家和收藏家的热心捐赠:如1996年德国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教授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维希教授,捐赠的82位欧美艺术家创作的89件(117幅)作品;2005年刘迅先生捐赠俄罗斯油画精品108件,李松山先生及其夫人韩蓉女士捐赠非洲坦桑尼亚马孔德人木雕精品158件,王琦先生捐赠国际版画作品127件;2006年伍必端先生捐赠前苏联版画149件;2007年李平凡先生捐赠日本浮世绘137件和日本现代版画218件;2014年泰吉轩携艺术家、基金会及收藏家捐赠国际摄影原作100幅,黄建华先生捐赠西班牙艺术大师萨瓦尔多•达利的雕塑2件,2016年法兰西艺术院捐赠法国油画13件,赵羡藻先生捐赠国际摄影原作20件,杨振宁先生及其夫人翁帆女士捐赠熊秉明的雕塑3件等。这些捐赠构成了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收藏的基础,初步建立了关于20世纪西方艺术的收藏序列,汇集了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凯绥•珂勒惠支、葛饰北斋、安迪•沃霍尔、罗伊•利希滕斯坦、爱德华•韦斯顿、安德烈•梅尔尼科夫、大卫•霍克尼、安塞姆•基弗、马尔库斯•吕佩尔茨、格哈德•里希特等享誉世界的大师名作。
展览现场:
吴为山馆长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是心相通。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会使所有的文化体更具有生命的活力与张力;我们更会发现,伴随着文化体的生长与交融,我们都在追寻着相近的命题,我们也在彼此的观照中更加清晰地认识着自己、丰富着自己,有着越来越多的文化认同感。让我们以文化,架起沟通世界的桥梁;用经典作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配合暑期的来临,中国美术馆将于6月29日举办中国美术馆之夜系列活动,延长闭馆至晚8时。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一层1/6/7/8/9/10号厅,将展出至2018年7月8日12时(逢周一闭馆)。
作品欣赏:
爱德华•韦斯顿(美国) 青椒 第30号 18.5cm×23.2cm 银盐工艺 1930
安德烈•梅尔尼科夫(俄罗斯) 静 66×140cm 布面油彩 1987年
安迪·沃霍尔(美国) 彼得·路德维希肖像 105×105cm 亚麻布丝网版画 1980
1980年沃霍尔创作了一系列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的大型肖像画,该作品便是其中的一件。彼得·路德维希右手支撑着头部,表情略显严肃。多彩的线条让作品拥有一种速写的风格,明快的块状色彩组合对人物起到强烈的衬托效果。安迪·沃霍尔是美国波普艺术的著名代表。波普艺术家们从五六十年代的抽象派又回到现实生活,主要从事城市生活题材的创作。超市、群众团体、广告和新闻等都是他们首要的着手题材。沃霍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经常画一些文化界、艺术界、政治界、电影界及音乐界里的著名人物和明星,如杰希·肯尼迪、玛丽莲·梦露、猫王、约瑟夫·博伊斯等。
安塞姆·基弗(德国) 阿拉里希的坟墓 220cm×300cm 布面油彩 1975
褐色画布上深黑色的涂料,让这幅河边风景显得昏暗和神秘。基费尔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奥古斯特•冯•普拉腾(1796-1835)的诗,诗里讲述了西哥特人的统帅阿拉里希一世的故事。他率领部队攻占罗马后,想摆渡去非洲,但由于供给匮乏,死在半路上,并被埋葬于布森托河边,他的坟墓永远地消失在深深的河水里。基费尔用十分简单的手法再现了墓地周围死一般的沉寂。这里并不是真实的景物描写,艺术家想借此概括地反映战争事件及人类的悲剧。基费尔70年代作品的主题属于“独特的神话艺术”思潮。他致力于德国的历史,包括第三帝国的历史,以及颇具感情色彩的象征和礼俗。通过整理民族神话和历史,画家重新揭示历史,并揭开滥用意识形态的面纱。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 带鸟的步兵 146cm×114cm 布面油彩 1971
步兵左手环抱着军刀,给歇在刀柄上的白鸽递去一碗水。眼睛下边的皱纹和卷发上的一缕灰色头发表示他是衰老的英雄。他的面容好似在痛哭流涕,表现出无限的悲伤,只有褐红色的帽子和闪闪发光的蓝上衣在绿灰色背景的映衬下显得特别突出。直至高龄还从事艺术工作的毕加索,以他毕生的事业决定性地推动了本世纪各种风格和技巧的形成。在他的灵魂深处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典型的西班牙人,他的题材始终深深扎根于西班牙的传统之中,可以追溯到17和18世纪斗牛士模式。这里的英雄变老了,累了。白鸽作为反战和反暴力的隐喻,与剑结合起来,让他看上去象一名和平战士。也许鸽子所象征的和平,也降临在毕加索自己的斗争本性上,让他终于接受衰老和即将到来的死亡。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 人物形象 52.8×74.5cm 纸本水性颜料 1967
芭芭拉•摩根(美国) 玛莎·格雷厄姆 - 致世界的一封信(踢) 25.7cm×33.7cm 银盐工艺 1940
大卫·霍克尼(英国) 横渡大西洋 183cm×183cm 布面油彩 1965
大卫•霍克尼,1937年生于约克郡附近的布拉德福德;1953年就读于布拉德福德艺术学院;1959年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在洛杉矶生活和工作。波普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用平面透视的手法、丰富的色彩及传统的线条风格,描绘了一条行驶在大西洋上但几乎快被巨浪淹没的船。天空中一群白色的海鸥在晚霞的衬托下显得更白,它们盘旋在灰色的云团中,默默伴着孤舟远行。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初,霍克尼曾乘船从纽约来到伦敦。当时的海水及冬日的天空曾给艺术家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他用孩子般天真的表现手法记述了他当年横渡大西洋时的感受。霍克尼最常用的题材是水及运动。《横渡大西洋》以及深受大家喜爱的《游泳池图》(创作于1964年至1967年)的构图酷似舞台布景,这在乌云及两排巨浪的处理上表现得最明显,不由使人想起彩涂的舞台道具。在一九六三年以来画家一直使用这种表现手法。霍克尼把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有趣的事物直接画进他的作品中,而不掺加任何主观因素。他的作品天真、客观、不加修饰。除了具体事物,他不给观看者提供任何帮助理解画作的线索。这种现实主义的画法被称作是线条化的自然肖像画和一种对现实的保留。
佛拉基米尔•普罗科普佐夫(白俄罗斯) 父母的故乡 80cm×120cm 布面油彩 2016
格哈德·里希特(德国) 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光 150cm×200cm 布面油彩 1969
盖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于瓦尔特斯多夫/上劳锡茨;1953年至1963年就读于德累斯顿和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1971年任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教授;在杜塞尔多夫生活和工作。盖哈德•里希特根据自己拍摄的照片画了一系列风景画,再现了莱因平原上一天不同时间的各种画面。这件作品表现了广阔的、向纵深延伸的无人的埃费尔风光。一马平川的平原保持着深绿色调,而随着距离地平线越来越远,天空由浅色变为蓝色。浓雾蒙蒙,平原上的植被被遮盖,而远处地平线上已经破晓。风景的表现与深垂的天空相比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画面,这样观者的注意力就被集中到对天空大气的描绘上,集中到渐渐晴朗、减弱的色彩上。尽管“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光”的大气很密,构图优美,但细节总是使人一再注意到照片的图样,注意到照片的特点,如阴沉的雾霭色彩的细微差别。里希特将绘画的开阔性的构图,无边无际的地平线题材,表现浓郁平静的自然情调同浪漫主义风景画的传统联系起来,他首先尝试的是德累斯顿风景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1774—1840)的画。同时,艺术家的风景题材绝不存在象征意义。他对客观的接近真实的可能性特别感兴趣,寻求达到照片的真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里希特开始以照片为图样作画,正如这里所见,他把照片精确地画成油画,或者在其他情况下通过模糊不清的轮廓使之看不清楚并使之变更。他深入研究照片的真实性问题和画出的映像,在不断创新的道路上前进。
葛饰北斋(日本) 风景 24cm×35cm 木版套色 年代不详
凯绥·珂勒惠支(德国) 面朝右侧自画像 48cm×29.5cm 石版 1938
利朗嘎(坦桑尼亚) 西泰尼 11.5cm×18.5cm×42.7cm 乌木 1970年代
罗伊·利希滕斯坦因(美国) 柠檬立体静物 228.6×172.7cm 布面油彩 1975
罗伊•利希滕施泰因(Roy Lichtenstein),美国画家。1923年生于纽约。1940年就读于俄亥俄州大学的美术学校。1959年-1963年先后在纽约州立教育学院和卢特格尔大学任教。1964年辞去教职,开始全心投入绘画。 这是一幅仿照立体派艺术风格的抽象派拼贴画。画中表现了一个安静的生活场景:一个连柄壶,一碗柠檬和一簇葡萄。后边的画面上下均以框架围着,上方是机制框图架,右下方为黑白木纹的画框,左下方为一块带有钉子的本制框架。精确细致的平行阴影线和刻划入微的木纹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画家在画中只用了红、黄、蓝三原色和“非色彩”(黑和白),这种方式乍看上去颇似蒙特里安的手法,在构成上颇为严谨。
马尔库斯·吕佩尔茨(德国) 静物画:渔夫之死 190cm×245cm 布面油彩 1977-1978
画面左边一个黑白椭圆形紧靠着一个黄色的类似蝴蝶的形体,一个棕色物体占据画面右边,与海滩篷椅结合在一起,下面有勾画简单的鱼骨头。这幅画来自一个静物画系列。画家在这个系列中详细地描绘了几个形体的死亡。标题中所提到的死亡,是通过一个特定的细节勾画出来的,例如这幅画里的鱼骨。就画面和装饰线来说,画的构思并不模仿自然。这些虚构的形式,在吕佩茨看来,是“抽象概念的客体化”。吕佩茨是战后重要的德国画家之一。他在抽象派占优势地位的很长时期内发展了自己独立的绘画风格。
佩德罗·梅耶尔(墨西哥)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 98cm×96cm 艺术微喷 1973
皮埃尔·卡隆(法国) 时髦女郎 16cm×16cm 木板油彩、碳铅 2009
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 农牧神 人头角 218cm×60cm×140cm 铜 1973
约尔格·伊门多夫(德国) 德国咖啡馆,好(3/10) 180cm×230cm 纸本丙烯版画 1983
画面中间是一个平台,坐着一个人,头藏在打开的报纸后面。这个人身后有个头戴尖顶头盔,嘴上留有小胡子的普鲁士士兵,手里握着缩小的勃兰登堡城门。画面左侧的酒吧里,几个人坐在吧台旁边的高凳上。一个带工帽的人举着胳膊,手里拿着一只鹰。人群上方有民主德国的国徽(斧头和圆圈)。画的右上方是马克思、斯大林、列宁和毛泽东的头像。艺术家融现实与虚构为一体,制造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舞台,告知人们应清醒地认识东西两个德国之间的问题。伊曼多夫在20世纪60年代属于柏林画派。他亲身经历了德国的分裂。伊曼多夫是博伊斯的门徒,从1968、1969年开始深入研究直接的政治宣传语言。70年代后,他专攻德国历史画,把清理过去作为自己80年代艺术创作的中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