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遗产“艺术转型”①|浦江两岸,那些释放出的艺术与空间

旧有的工业设施变成艺术创意产业的例子几乎遍布全球,例如法国的奥赛,伦敦的泰特,北京的798,上海的M50等,这些艺术园区等改造为原来的工业遗区延续了生命,并添增了新的活力。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今天起推出的工业遗产“艺术转型”系列专题,将探访中国部分城市工业遗产改造艺术园区后的现状,探讨这些“改变”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本期聚焦的是上海滨江两岸的工业遗产与艺术转型之路。
当下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升级转型的不断加快,体现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大量工业建筑,越来越多地面临着闲置、更新和拆除重建的历史命运。这其中,将工业遗产改建成艺术馆、艺术园区,已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纵观世界,英国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馆,其建筑物前身是坐落于泰晤士河的河畔发电站;而法国奥赛博物馆则是由1900年万国博览会时设计修建的火车站改造而来……这些艺术圣地,都是由工业遗产改造而来。这既有利于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利于管理和再利用,同时,对促进城市生态与营造人文气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在上海,这样的工业遗产转变为艺术园区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龙美术馆(西岸馆)
近几年来,徐汇滨江的西岸文化走廊已初具规模。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几乎每座艺术场馆的开放,都是一个工业遗产的改造故事,通过一次次转型,徐汇滨江从无人问津的工业废墟逐渐成为上海极具人气的公共空间。
徐汇滨江的改造可以追溯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当时,徐汇区的岸线就做了3.3公里的样板段。直到2012年,徐汇区委区政府确定了要做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同年,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同时签约落户徐汇滨江。
2014年3月28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正式开馆运营。除了展览外,美术馆建筑本身也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柳亦春(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改建的龙美术馆(西岸馆),拥有独特的“伞拱”结构。大尺度出挑的拱形空间表面由质地细腻的清水混凝土浇灌而成,与原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改造而成的时尚空间“斗廊”形成视觉呼应,营造出理性冷静的工业感与原始感,对比鲜明的力量感与轻盈感。
“(美术馆)外面有一排建筑,是过去运煤的码头。设计师将一些老的标志物留下来,把它建成一个有历史年代感的、后工业感的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副馆长杜京徽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周末的时候,很多人将美术馆作为取景拍照的背景,一个纪念的场地。”

龙美术馆,布尔乔亚回顾展现场
据悉,自开馆以来,龙美术馆(西岸馆)成功举办展览70余场,平均每年举办展览10余场,丰富和活跃了西岸滨江艺术文化氛围。而自开馆以来举办的多项国际大咖的展览,如“伦勃朗、维米尔、哈尔斯:莱顿收藏荷兰黄金时代名作展”、“安东尼·葛姆雷”个展、“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布尔乔亚回顾展”等,也成了文艺青年心目中向往的打卡场地。

余德耀美术馆
而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之后2个月,余德耀美术馆也通过开馆展“天人之际”正式宣告运营。余德耀美术馆的建筑是由原龙华机场的大机库改建而成的。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在原有遗址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青葱树木和明亮开放型玻璃厅的规划利用,重新设计建筑空间以适应庞大展览的需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历经变革的老机库令美术馆富有视觉冲击力与历史的沧桑感,而新建的玻璃大厅则让其充分体现亲和力。
如今,正如杜京徽所言,美术馆及其周围已成为了打卡胜地,2018年,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参观人次达到了30万人,而余德耀美术馆也当仁不让,达到约24万。

由原上海飞机制造厂厂房改造的西岸艺术中心,迎来第五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2015年,位于龙腾大道2555号的原上海飞机制造厂厂房经过改造,转型为西岸艺术中心,承接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一系列艺术、时尚、演艺相关活动。在它旁边,是几乎同时开放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以及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的一系列机构场馆……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徐汇滨江的西岸文化走廊已经成为艺术展示的重要据点,市民休闲的舒适空间。
“(以前)徐汇区的老百姓可能都不知道徐汇区有沿黄浦江这一段,”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产业推进部部长陈安达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因为原来都是码头和砂石厂,人根本走不进来。借着世博会,把公共空间打开,把黄浦江最好的景色、最好的空间让人民去享受。”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滨水空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以往,黄浦江具有交通功能,起着连接外部水道的作用,因此,其两岸布局主要也和产业相关。船厂、电厂、水厂、码头,一系列代表上海近现代工业发展辉煌历史的工厂,都坐落于滨江两岸。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它与城市生活割裂开来,市民无法走近这里。
“黄浦江两岸其实非常希望能够进入整个城市生活,”《时代建筑》杂志运营总监、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合策展人戴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政府从规划的角度来看,也认为它应该成为整个上海市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这是从大的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

2018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参展画廊
在2018年11月,一周之内,第6届上海Art021当代艺术博览会、第12届上海双年展、第22届上海艺博会、第4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第5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以及众多国际一流展览次第揭幕,国内外艺术界大咖扎堆上海,成了当月全球最热的艺术地标。这其中,由工业遗产改建成的西岸艺术空间对此可谓功不可没。

正在修建中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同时,在接下来的2019年3月,由当代艺术收藏家乔志兵创办、知名建筑师李虎主持设计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也将整体开放。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是集展览空间、公园绿地、广场、书店、教育中心和餐厅等功能为一体的艺术中心,项目整体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
不得不说,由于油罐艺术中心的即将加入,西岸这个曾经的工业遗区,将会聚集更多的艺术场馆与艺术盛会,其艺术气息在未来将“变本加厉”。乔志兵也告诉澎湃新闻,“我们目前正在慢慢建设中,希望未来,这里的当代艺术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
而在下游对岸,浦江东岸也逐渐释放出很多旧有的工业厂房,成为艺术的空间与居所。
“东岸其实同样具备这种条件,”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就曾表示,“一旦我们把东岸新的文化功能增加之后,黄浦江两岸就会变成非常有文化气息的公共空间,真的会成为老百姓经常会去的休闲空间或旅游空间。”

八万吨筒仓
2015年,首届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位于当时刚刚兴起的西岸文化长廊,探讨了“城市更新”相关的种种话题,也为西岸艺术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此后,2017城市空间艺术季移师黄浦江对岸的八万吨筒仓,也为浦东东岸带来了艺术气息。
八万吨筒仓建造于1995年,虽只有22年的历史,但曾是亚洲最大的粮仓,“远东第一流”的仓储建筑,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建筑右侧10个48米高的巨大筒仓,后由建筑师柳亦春操刀,改建为全新的公共空间。“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举办,正触发着建筑师、设计师们对这一工业遗产的思考。

船厂1862
不远处,则是“船厂1862”。始建于1862年的上海船厂,曾是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记录了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史,中国第一艘出口万吨轮“绍兴号”就在这里下水。逾越一个世纪后,上海船厂转身重新登场。自2005年船厂整体搬离,这片曾经的工业厂区开始转换为活力金融中心,其中船台原址和最靠近黄浦江的上海船厂造机车间作为历史遗迹留存下来,并进行改造逐渐以开放姿态服务公众,由建筑大师隈研吾亲自操刀,修旧如旧,展现老建筑结构及老砖块所拥有的上海特色,打造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工业感的时尚艺术空间。
如今,船厂1862最终形成一个26000平方米的多元文化业态的时尚艺术商业中心,包含800座的中型艺术剧院“1862时尚艺术中心”以及约16000平方米的沉浸式艺术商业空间。2017年,刚改建好的船厂1862举办了几十场活动,包括时尚发布会、艺术展览等。2018年4月,船厂1862正式投入运营。

船厂1862内部空间
走入船厂,澎湃新闻记者观察到,在馆内的一楼长廊中就摆放了不少的当代艺术作品,吸引着不少的游客拍照打卡,而二楼、三楼则分别被艺术中心、画廊和艺术品商店串联成了一条艺术长廊。
“和陆家嘴正大那边的高密度人群的地区不一样,这里还是希望打造慢时尚的,适合白领后客厅的地区。从艺术来说,我们举办的艺术展览、艺术活动,也是为了吸引白领,聚集有艺术涵养的年轻人群。”陆家嘴滨江金融城HBC品牌部相关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人们可以在艺术园区观看先锋时尚演出,品尝星级美食,购买精品零售等……“呈献永不间断的展览、永不落幕的舞台、永不退潮的时尚,这是我们园区想要追求的。”

船厂1862中的MoMA衍生品艺术商店
如今,西岸的工业遗区转变在许多人看来是成功的案例,而东岸的筒仓和主打综合性空间牌的“船厂1862”等工业遗产改建的艺术园区,也将拭目以待。
城市空间艺术季联合策展人戴春曾介绍说,“筒仓未来也是要做成当代艺术的中心。这次,希望透过这样一个展览,尝试着看看当代艺术是不是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而上海船厂品牌部相关人士则表示,“船厂的基调还是综合性、多元化的空间,艺术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点缀。” 

相关产品

评论